百威亚太去年四季度净亏损,受国产啤酒发力高端挤压

随着国内啤酒高端化的进程推进,跟随者身位逐步拉近,甚至向百威亮出剑来。

啤酒龙头企业百威亚太(1876.HK)交出了一份低于预期的成绩单,引发行业震动。

要知道,百威亚太曾经手持多个王牌产品,在国内市场一骑绝尘,国产啤酒企业只能望尘莫及,看着百威亚太的背影伤神。

但随着国内啤酒高端化的进程推进,跟随者身位逐步拉近,甚至向百威亮出剑来。想必百威也在感叹,老大不好当啊。

第四季度亏损

2月29日,啤酒龙头企业百威亚太(1876.HK)披露了2023年全年业绩。

据财报显示,由于中国和印度市场持续推行高端化的影响,2023年度收入为68.56亿美元,同比增11.1%,每百升收入则增长6.2%;销量达92.8亿公斤,同比增近4.6%;正常化除息税折旧摊销前盈利为20.23亿美元,同比增10.8%;受韩国的非基础关税拨备影响,百威亚太股权持有人应占溢利由2022年的9.13亿美元下降至2023年的8.52亿美元,同比下滑6.68%,低于此前分析师预期的9.589亿美元。

具体来看,主要是缘于去年第四季度表现不佳。

据财报显示,去年第四季度百威亚太的营收为12.9亿美元,净亏损达到了2300万美元,双双低于预期。去年Q4,百威亚太的亚太地区西部、中国、亚太地区东部和韩国,销量分别下滑了1.9%、3.1%、3.4%和中单位数,多个重要市场的销量均有所下滑。

或受此影响,百威亚太盘中一度大跌超8%至12.46港元。

百威亚太此前是全球最大的啤酒企业百威英博的亚太子公司,2016年百威英博以超过1000亿美元收购全球第二大啤酒酿制企业南非米勒(SABMiller),一举成为啤酒行业巨无霸。

然而交易的隐患也同时浮现。数据显示,从2015财年底到2018财年底,百威英博的净债务从362.6亿美元飙升至1000亿美元以上。

为此,在2019年,百威英博拆分出百威亚太赴港IPO,既加强亚太市场的权重,也有 “子偿父债”的考量。几经波折后,百威亚太终于得以上市。

目前,百威亚太的主要市场包括中国、韩国、印度及越南,旗下主要品牌为百威、时代、科罗娜、福佳、凯狮及哈尔滨。

此前,百威凭借着手中几大成熟品牌,在国内的高端啤酒市场一骑绝尘。然而随着国内啤酒企业持续高端化进程,百威亚太的跟随者身位逐步拉近,陷入了增收不增利的困局。

浦银国际发布研报表示,百威亚太中长期增长逻辑不如中国啤酒企业,相较中国啤酒企业,百威亚太一方面高端与超高端产品的销量占比已达到50%以上,未来高端化带来的边际利润率扩张效应相对较弱;另一方面韩国市场中长期将继续拖累公司整体的业绩和估值。较大幅度的下调百威2023-2025年的盈利预期。

新一轮战役

据欧睿咨询数据,2019年至2021年,百威亚太在高端市场占有率从39.4%下降到37.6%,百威高端市场正被其他厂商抢夺。

百威也坐不住了。

去年底,百威与可口可乐携起手来,安徽和湖北两省的百威公司系列产品经销权归太古可口可乐所有。

百威在华的渠道布局一向有“重南轻北”的倾向,根据华鑫证券发布的《啤酒行业深度报告》,百威在江西、福建、湖北、浙江4地拥有领先市占率,分别达80%、58%、58%、31%。而此次与可乐的联手,明显是在补充安徽和湖北两省的渠道,而目标则是遥遥指向了华润啤酒。

要知道,安徽正是华润啤酒的阵营。有数据显示,华润啤酒的市场主要集中在东部、华南以及中部地区,其在贵州、四川、安徽、辽宁和江苏这5个地区拥有领先市占率,分别达85%、79%、72%、67%和54%。

显然,百威正在尝试走出舒适区,进入新一波的攻防战。

但事实上,战报早已拉响。去年,华润啤酒(00291.HK)公开喊话,将于今年实现次高端以上中国啤酒销量第一的目标,剑指百威。

早在2020年,华润啤酒就开始在渠道方面发力,建立了为“大客户”服务的渠道发展部,通过捆绑大商捆绑大客户的方式深耕市场。

华润啤酒董事会主席侯孝海对蓝鲸财经记者表示,为了实现未来决战高端的目标,会做大做强客户,目前雪花啤酒销售渠道做成最优秀的销售渠道,要做最深的渗透,最广的区域覆盖、最丰富的啤酒,做最强高端目标。

去年底,百威亚太也提出了类似的思路。

百威亚太首席执行官兼联席主席杨克在采访中表示,中国是百威集团重要的战略市场,要继续深耕中国,同时把百威亚太的稳步发展还归功于与本土经销商、产业链合作伙伴的亲密合作。

据他透露,截至目前,百威亚太开设的“经销商卓越项目”共有近2000家本土中小经销商参与,而“经销商接班人项目”则培养超过130名接班人。

啤酒行业专家方刚对蓝鲸财经记者表示,国产啤酒目前已经处在超车状态,打响了与外资啤酒的进阶战。未来几年啤酒企业的竞争将从价格战向价值战转移,资本收购的窗口期已经关闭,大鱼吃小鱼时代已经过去了,企业都在调整产品结构,优化产能,提高盈利能力。短期之内,中国啤酒行业格局不会有太大变化,行业格局趋于稳定。未来在向中高端转移的同时,市场一定是高度的碎片化,用单一品牌或者单一的品种、品类去统治高端或超高端的时候,已经不太可能了。此外,行业将呈现强者更强,尾部更大的格局,即头部品牌的体量、巨头品牌的行业集中度会越来越大,但是会很温和地前进。

毕竟,啤酒行业已经进入挤压式增长的存量竞争阶段,渠道也面临激烈的竞争与变革。未来谁能够成为执牛耳者,还需继续观察。

#蓝鲸直击财报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