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夫卡的“班味儿”,乔布斯的家规

人和机器的缠斗,本质上是人与人的缠斗。

文|雪豹财经社 黄运涛

一天早晨,你从不安的睡梦中醒来,发现自己躺在床上变成了一个打工人,脖子上挂着一个工牌。

这可能是一个生活在18世纪的农民,一生中做过的最恐怖的噩梦。但北上广的年轻人们,早已将这样的枷锁视为理所应当。

我也是最近才意识到,站在2024年这个时间节点往前回溯,人类不过是在最近的两百多年里,才慢慢习惯了要靠兜售自己的劳动力谋生:回报是充当等价物的货币,它有一个特定的名字叫工资,用以购买我们日常的必需品和休闲用品。

但是在18世纪,用劳动力换工资,还是全世界少数人的行为。

斯文·贝克特(Sven Beckert)在《棉花帝国》一书中告诉我们,“那时的工作节奏是由气候、风俗、大自然的循环决定的,而不是机器……工资并不是生活的核心。许多依靠土地为生或制作手工艺品的人,没有兴趣为工厂做工。”

回到开头假设的那个噩梦,为什么生活在18世纪的农民和手工业者,不愿意进厂“打工”?

苦呗。

举个例子,在大约900年的时间里(公元1000年至1900年),棉花产业是世界上最重要的制造业。在欧洲德意志地区的棉花行业,工人的常态是每周工作6天,每天工作14~16个小时。英国曼彻斯特的一家纺织厂规定,织工在机器转动时缺工,每小时罚款3便士;和别人说话、吹口哨或唱歌,罚款6便士。

经济学家莱昂内·利瓦伊(Leone Levi)早在1863年就成了打工人的嘴替,他是这么感慨的:“看,每一分钟的时间、每一码的空间、每一只老练的眼睛、每一根灵巧的手指、每一个创造性的思想,都在专注于高度压力的工作。”

如果遮盖住利瓦伊写下这些文字的时间,挪用上述段落来描述2024年的大厂程序员、连锁店咖啡师、外卖平台送餐员、网约车司机,是不是也很贴切?

“从来没有见过这样多的人围绕着机器生产的节奏,组织生活的方方面面。一周6天,每天至少12个小时,人们填满机器、操作机器、修理机器和监督机器。”

上述在《棉花帝国》一书中描绘的工业革命早期的景象,在此后两百多年里,没有改善,反而进一步恶化了。人类变得更加难以离开机器:电脑和手机就是新世纪的锄具、蒸汽机和发电机。从消极的一方面讲,它们也是牵狗绳、赌场、淫窟和垃圾屋。

起初,人们还有反抗。

卢德主义者(Luddites)摧毁了数百台纺纱机,以至于英国议会不得不通过一项法律:破坏机器可判处死刑。1812—1813年间,有30人被吊死,1830年又吊死了19人,还有人因为破坏机器被流放和监禁。

现在,即使是在最匪夷所思的社会新闻版,你也看不到有谁会出于仇恨而愚昧地攻击电脑或是手机。与18世纪相比,人们对新技术不再盲目冲动和反抗,这固然是因为社会整体认知水平的提升,更重要的是,人类已经臣服、沉迷在机器给我们带来的便利和繁荣之中。

受其利,必受其弊。

人们颂扬工业革命的伟大,因为它是历史上最重要的生产力飞跃,但它产生的一个后果,是将大量社会人驯化为机器的附庸。

所谓附庸,就是缺乏独立性,过分依赖他人或他物。

这种驯化延绵至今:电动车里程焦虑,是附庸于机器;没戴电子手表计步就不愿上跑步机,是附庸于机器;拍照必开美颜,是附庸于机器。“我就在你面前,你却在低头看手机”,也是附庸于机器。

最终,不是我们驯化了机器,而是机器驯化了我们的眼耳鼻舌口和判断力。

今年是卡夫卡逝世100周年,本文开头是对他的名作《变形记》的粗糙模仿。卡夫卡还写过另一部中篇小说《在流放地》,面对机器的包围,人们无动于衷,天天围着机器打转,就连自己也变成了机器的一部分都懵然无知。

人,吵吵嚷嚷地摆布机器。机器,安安静静地摆布人。

为什么现代人越来越难以挣脱对机器的依附?

美国斯坦福大学教授伊恩·莫里斯(Ian Morris)将人类两万年来的能量获取方式分为三种:采集、农业和化石燃料(即大工业时代)。两万年前,地球上的每一个人都是觅食者。而如今,靠采集食物为生的觅食者,在世界人口中的比例远低于1%。

也就是说,这个星球上的绝大多数人都依靠农业和工业维持生计,考虑到全球农业劳动人口的比例近20年还有进一步显著下降的趋势,结果就导致只有一种文明居于主导地位:工业文明。与机器对抗,意味着与主流的生活生产方式相悖。

卡夫卡在作品里写尽了物质利益高度膨胀的工业社会之下,人的异化和反抗。但回到现实中,卡夫卡还是那个在一家保险公司勤勤恳恳打卡15年的小职员。

人类是这个星球上最擅长从众的物种。所谓“道不行,乘桴浮于海”,亦或是“与君同舟去,拔蒲五湖中”,终究只是极少数人的小径。如果卡夫卡生活在21世纪的今天,他大概率也会乖乖去BAT打卡。

2010年,第一代iPad发布,在全球掀起抢购热潮。史蒂夫·乔布斯接受《纽约时报》的访谈,专栏作者 Nick Bilton 问:“你的孩子们一定很喜欢iPad吧?”出人意料,乔布斯回答,他们还没用过,因为他和妻子会限制孩子们在家使用科技产品。

小乔无屏。苹果之父,家规森严。乔布斯看到了技术和机器的危险,不想这种情况过早发生在他的孩子身上。

幼崽自有成年人保护,谁来保护成年人?

憎恶机器,迷恋机器,成为机器——人类逃不过这个宿命,AI 也带不来真正的新大陆。

声明:本文内容仅代表该投稿文章作者观点,不代表蓝鲸号立场。 未经授权不得随意转载,蓝鲸号保留追究相应责任的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