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蓝鲸新闻2月5日讯(记者 敖玉连)继宽基ETF之后,QDII也加入基金降费潮。
2月5日,银华基金、中欧基金部分QDII基金公告降费。银华全球新能源车、银华海外数字经济的管理费从1.5%降至1.2%,托管费从0.25%降至0.2%;中欧港股数字经济基金的管理费从1.8%降至1.2%,托管费从0.35%降至0.2%。
本轮QDII降费始于1月23日,汇添富基金率先调降了QDII的费率,管理费高于1.2%的产品调降至1.2%,托管费高于0.2%的调降至0.2%,共涉及8只QDII基金。随后,华夏、易方达、广发等基金公司纷纷跟进。
截至发稿,已有16家公募基金公司参与本轮QDII降费,近60只费率较高的QDII基金(各份额合并计算)公告降费:管理费统一降至1.2%,托管费统一降至0.2%。
据了解,监管要求各家基金公司的QDII管理费不超过1.2%,托管费不超过0.2%,超过上限的股债商QDII都要调降。此前,2023年7月,证监会已对投资境内资产的基金设立“管理费1.2%+托管费0.02%”的上限,如今,投向海外的QDII基金也统一纳入上述标准。
目前,汇添富、华夏、易方达、嘉实、广发等头部基金公司已经将QDII基金费率全部调整至上限以下。多家尚未降费的公司表示,目前正在降费的协商流程中,不久后会公告。
Wind数据显示,目前仍有82只QDII基金的管理费高于1.2%,102只托管费高于0.2%,全市场共有307只QDII基金,这意味着约1/3的产品还需降费。其中,主动权益类QDII基金是降费主阵营,94只主动管理的含权QDII,68只管理费高于1.2%。
QDII基金投向海外资产,最近两年海外股市普遍上涨,叠加外汇额度紧张,日股、美股QDII基金频现供不应求、高溢价的情况。在高收益面前,普通投资者较少苛求低费率,但数据显示,QDII基金的显性成本处于高位,侵蚀了投资者的到手收益。
Wind数据显示,QDII混合型基金的加权平均管理费为1.46%,加权平均托管费为0.26%,而投向境内的混合型基金的加权平均管理费、托管费分别为1.12%、0.19%。被动指数基金、债券基金等QDII基金的费率也显著高于投向境内的同类基金。
2023年7月,公募基金开启了费率改革,降费分为三个阶段:降管理费-降交易佣金-降销售服务费。2023年7月开启了第一阶段,2024年7月前完成第二阶段,2025年将开启第三阶段,降低基金销售费率。
据东吴证券研报,受到费率改革影响,2024年上半年,公募基金四大费用(管理费、托管费、销售服务费、交易佣金)共计939亿元,同比减少12%。而在1月底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证监会副主席吴清表示,2025年起,将调降基金销售费率,预计每年合计可以为投资者节约约450亿元的费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