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码中国太保高质量发展内核:以“新”攀高,数智化升级提升核心竞争力

新一年的画卷已徐徐展开,相信,未来在“大康养、AI+、国际化”三大战略指引下,中国太保将在服务国家战略与行业转型中巩固领航优势,书写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中国太保2024年业绩报告于近日出炉,“长航行动”护航中的中国太保交出了一稳中有进、稳中向好的高质量答卷:集团营业总营收4040.89亿元,同比增长24.7%,归母净利润449.6亿元,同比增长64.9%,集团内含价值5620.66亿元,同比增长6.2%,年度现金股利分配1.08元/股。亮眼成绩背后,是中国太保以“稳”筑基,以“精”促进,以“新”攀高,以“信”为本的战略执行路径。

2025年,保险业将进一步从规模扩张转向价值创造,在多重机遇与挑战中加速转型升级。在发展新阶段、新形势、新要求下,中国太保正式启动“大康养、AI+、国际化”三大战略,形成太保面向未来,走稳、走深、走实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

稳固高质量发展基本盘,业绩彰显战略韧性

2024年,中国太保实现“全面开花”,主业保持稳步增长,集团营收达4040.89亿元,同比增长24.7%,其中保险服务收入2,794.73亿元,同比增长5.0%;归母营运利润344.25亿元,同比增长2.5%;归母净利润449.60亿元,同比增长64.9%。截至2024年末,集团内含价值5620.66亿元,较上年末增长6.2%;集团归母净资产2914.17亿元,较上年末增长16.8%。

在筑牢基本盘的同时,中国太保的业务实现以“精”促进,进一步夯实价值基础。

寿险方面,“长航”转型持续纵深推进的基础上,2024年太保寿险内含价值实现稳步提升,业务品质进一步优化。全年实现新业务价值132.58亿元,同比增长20.9%,新业务价值率达16.8%,同比上升3.5个百分点。代理人队伍质态持续优化,核心人力规模企稳,产能及收入稳步提升;多元渠道布局策略显现成效,价值银保、职域营销业务价值大幅增长。

产险聚焦国家重大战略和重点领域,提升服务实体经济质效,通过深化客户经营,加强精细化管控,完善风险减量管理服务,综合费用率得到有效压降,承保综合成本率98.6%,车险、非车险均保持承保盈利,经营性现金流明显提升。产险公司保费收入突破2000亿元大关,同比增长6.8%。

伴随着保险主业持续攀高,中国太保锚定“金融五篇大文章”,助力发展新质生产力,在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同时,强化自身高质量发展内核,对主业形成有力支撑。

2024年,中国太保科技金融领域加快突破,落地多个行业首发产品,建设科技保险专营部门;绿色保险深化创新,完善绿色保险产品体系,全年落地7款全国首单产品;积极提升普惠保险可及性,提供广覆盖、多品类、深保障的三农保险服务,同时积极参与政策性健康险项目,全年服务超4亿人次;数字金融方面,推进保险大模型基础设施建设和场景落地,提升数据管理能力,并在多维度加快技术应用创新。

尤为值得一提的是在养老金融方面,中国太保打造特色路径,深度参与个人税延养老、专属商业养老保险、个人养老金等业务试点;企业年金和职业年金管理规模超7400亿元;太保家园落地13城15园,交付床位数超8800张;居家养老服务“百岁居"项目线下体验中心已落地127个城市;构建“防诊疗复养"康养服务体系,满足多样化养老需求。

资产管理规模再攀高点,投资收益稳步增长

近年来,行业进入转型深水区,低利率环境下保险公司的资产负债管理能力是实现稳步前行的关键。2024年,在负债端取得亮眼表现的同时,中国太保在资产端亦持续突破。

这一年,中国太保继续完善穿越周期的资产负债管理体系,集团管理资产规模突破3.5万亿,达到3.54万亿元,同比增长21.2%,实现稳步增长,其中集团投资资产2.73万亿,同比增长21.5%,第三方管理资产8082亿元,同比增长20.1%。

资产管理规模冲高的背后,是投资实力的强力支撑,是中国太保在战略资产配置的牵引下,进行有纪律且灵活的战术资产配置,积极主动应对权益市场大幅波动和利率中枢趋势下行带来的双重挑战。

“公司基于对宏观环境长期趋势的展望,进一步落实精细化的哑铃型资产配置策略,一方面,持续加强长期利率债的配置以延展固定收益资产久期;另一方面,适当增加权益类资产以及未上市股权等另类投资的配置,以提高长期投资回报;同时持续管控信用类资产的配置比例,积极防范信用风险”,中国太保介绍道。

从投资对象来看,中国太保目前所投资的非公开市场融资工具整体信用风险管控良好。具有外部信用评级的非公开市场融资工具占99.4%,其中AAA级占比达99.0%,AA+级及以上占比达99.4%。高等级免增信的主体融资占67.9%,其他项目都有担保或抵押、质押等增信措施,信用风险总体可控。

正是基于有纪律且灵活的配置战术,2024年,中国太保投资资产综合投资收益率6%,同比上升3.3个百分点,总投资收益率5.6%,较上年末增长3个百分点。

值得一提的是,围绕投资端,中国太保亦围绕“金融五篇大文章”积极布局,比如在绿色金融领域,2024年,中国太保继续完善绿色投资体系,加大对绿色产业和低碳转型项目的投资力度,进一步探索将气候变化、环境相关因素纳入投资分析框架。2024年累计绿色投资规模超2600亿元。

针对2025年的资产配置策略,中国太保副总裁、首席投资官、财务负责人苏罡在业绩发布会中表示,中国太保一方面会继续加强长期利率债的配置,以有效延展固收资产久期,控制资产负债久期差。另一方面仍将积极有效增加权益资产的配置和未上市股权等另类投资配置,以提高长期投资的风险回报。同时,持续管控信用类资产的配置比例和积极防范信用风险。

发挥科技智慧,深耕数智化转型

在2024年业绩发布会上,中国太保董事长傅帆宣布,公司正式启动大康养、“AI+”和国际化三大战略。作为三大战略之一的“AI+”,给中国太保在科技创新领域的加速落地带来更多期待。

“人工智能不仅仅是一次简单的技术进步,它可能是一次与第一次工业革命具有同等重要性的生产力的革命,对包括保险行业在内的整个经济社会发展产生一些颠覆性的影响。”傅帆说道。

据傅帆介绍,中国太保的“AI+”战略将积极拥抱科技创新,加速技术对业务的赋能,改善经营的质效,不断探索人工智能领域,风险减量管理市场,同时,研究更多AI应用伴生风险的保障产品,挖掘更多的、新的业务增长点。

需要看到的是,中国太保提出“AI+”战略,基于中国太保多年来在科技能力建设方面的持续蓄力和应用成效。

2024年,中国太保加快科技创新步伐,数智太保规划全面落地,实现赋能服务,打造产品服务新生态;赋能客群,提升客群经营能级;赋能运营,提升运营效率和用户体验;赋能风控,打造智能风控能力;赋能投研,打造智能投研一体化的全面赋能。

从具体成效来看,比如在理赔环节,中国太保“Di08-4智能理赔服务中台”项目通过整合审核大模型、OCR图像智能解析、深度数据洞察、智能风险评估及实时数据监测等先进技术,打造高效、智能的理赔系统,支持直赔、直连、快赔等多种理赔业务模式,满足客户多样化需求。

再如太保资产成功运行的“投资决策系统(DSS)”,通过加强数字化决策体系建设,并借助多种量化模型对资产配置、行业景气度及上市公司等各方面进行全方位、立体化的动态监测,极大提升了投资决策的系统性、科学性和纪律性,使投资业务迈入全流程系统化、数字化的新阶段。

站在多年的沉淀与成就之上,面向未来,科技将成为中国太保走稳走深走实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

“科技创新进一步推动了保险业产品和模式的变革”,傅帆在年报致辞中提出,中国太保将不断完善“数智太保”战略顶层设计,聚焦“AI+”,完善大模型基础设施,强化数智化能力,积极探索“AI+”对业务一线获客、增员等方面的赋能方式。深入挖掘数据价值,加强治理,打破壁垒,推动数据资产入表。健全安全管理机制,加强客户隐私保护和网络安全防护,提高信息系统安全保障能力。

中国太保副总裁俞斌亦在谈及“AI+”战略时表示,AI将深刻影响未来的客户行为、商业逻辑和竞争态势。未来公司的“AI+”规划主要聚焦于探索新商业模式、研究伴生风险、提升经营管理效率三个方面。

“未来还是要继续加深业务与科技的深度融合,构筑AI供给端和需求端之间的新型生产关系。同时对照监管的要求,严格做好AI的合规风险管理。”俞斌说道。

长风破浪正当时,2024年,中国太保秉持战略定力,坚持稳中求进工作基调,围绕增强核心功能和提升核心竞争力,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交出一份高质量答卷。新一年的画卷已徐徐展开,相信,未来在“大康养、AI+、国际化”三大战略指引下,中国太保将在服务国家战略与行业转型中巩固领航优势,书写高质量发展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