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9亿美金拿下狼爪,安踏在下一盘什么棋?

在耐克、阿迪两大巨头的环伺下,安踏正通过一次次并购为自己赢得先机。

文|电与店 电才

4月10日,安踏集团发布公告,宣布将全资收购德国户外品牌Jack Wolfskin(狼爪),交易基础对价为现金2.9亿美元。该交易预计在满足惯常的交割条件(包括监管审批)后,于2025年第二季度末或第三季度初完成。

根据交易公告细节,安踏集团获得狼爪100%股权,付款金额还将依据净营运资金等调整。安踏董事局主席丁世忠表示,此次收购符合安踏“单聚焦、多品牌、全球化”的发展策略,将进一步拓展安踏集团在户外运动领域的布局。

据悉,截至2025年1月,狼爪在全球拥有495家专卖店,其中226家分布在欧洲,269家位于亚洲,以及全球超过4000家零售点。

自2016年起,安踏集团先后与日本运动品牌迪桑特(DESCENTE)、韩国运动品牌可隆(Kolon Sport)成立合资公司,并控股大中华地区,之后又完成了对拥有始祖鸟、萨洛蒙、Wilson等品牌的亚玛芬体育的收购。此次收购狼爪,不仅意味着加深了安踏集团在户外运动赛道的垂直布局,同时也提升了其在德国及欧洲地区的市场影响力。

图源:安踏官方

据财报显示,2024财年安踏集团全年收入同比增长13.6%,达708.26亿元,合并旗下亚玛芬体育377.5亿元的收入,两者营收之和达到1085.8亿元,成为全球第三家年总营收超千亿元人民币的体育用品集团。与此同时,安踏在中国的运动鞋服市场份额提升至23%,位居行业首位。

拥有始祖鸟的安踏,为何将视线锚定同为户外运动品牌的狼爪?此次收购对于双方品牌来说有何互益?这对于安踏的全球化之路,又会产生何种影响?

01 选择狼爪,安踏缘何出手?

狼爪是谁?熟悉户外运动的消费者对这个名字或许并不陌生,1981年在德国成立的狼爪,其产品线覆盖徒步、骑行、滑雪、露营等多种户外场景,在2007年,狼爪便已进入中国市场。

但在过去十余年间,狼爪数次易主:2011年美国私募基金黑石集团曾以约7亿欧元价格收购狼爪 ;2019年又被美国的Callaway集团收购。此次被安踏收购前,狼爪最新财年预计实现约3.25亿欧元销售额,但经调整息税折旧摊销前利润(EBITDA)仅约1200万欧元,盈利能力未达预期。

图源:狼爪官微

《节点财经》认为,安踏在众多海外标的中选择狼爪,背后动因源于对户外市场机会的洞察和自身品牌矩阵的需求。首先,狼爪品牌调性与安踏现有户外业务形成互补。拥有始祖鸟、萨洛蒙等高端户外品牌的安踏,在中端大众户外领域仍是空白。狼爪的加入,正是弥补了“大众户外”、“中端市场”的拼图,满足安踏触达更多休闲徒步、露营等有日常户外需求的消费者——这与始祖鸟定位的专业登山、攀岩等高端户外需求形成区隔,两厢搭配也完善了安踏在户外品类的梯度布局。

另外,中国乃至全球户外运动市场近几年的高速发展,也成为了安踏此次加注的原因。据数据,2019年至2023年中国户外装备市场规模已从675亿元增长至872亿元,年均增速超过8%。通过收购狼爪,安踏可以抓住大众户外兴起的浪潮,丰富产品品类以抢占更大市场份额。

在财务与供应链的角度上,两者的协同效应也值得期待。安踏经过多年的供应链布局,在成本控制和数字化运营上具有规模优势,其成熟的中国及东南亚供应链网络,可帮助狼爪优化生产制造,将更多产品转移到成本更低、效率更高的工厂,而仓储系统和库存管理的一系列能力,也能改善狼爪全球库存周转率。

对安踏而言,狼爪在欧洲市场的根基,也为其全球化提供了新助力。狼爪在德国等欧洲国家拥有的直营零售网络,可以提升安踏集团其他品牌在欧洲的渗透。反过来,安踏在亚太的资源也能支持狼爪在中国及周边市场发展。这种“双向赋能”有助于各品牌共同做大国际市场蛋糕,如同安踏公告所言,此次收购将成为集团全球化征程中的“重要一步”。

《节点财经》认为,通过本次收购,安踏看重的是狼爪在品牌、人群、技术上的独特价值,以及双方在供应链、渠道上的互补协同——这将带来“双赢”效果:安踏补足户外短板,狼爪重获增长动能。

02 多品牌策略深化,从FILA成功到狼爪新篇

安踏集团自2009年收购FILA中国业务后,便确立了“单聚焦、多品牌、全球化(全渠道)”的发展战略。

“单聚焦”即专注体育用品主业,“多品牌”则通过自主培养或并购引入多个品牌,覆盖不同细分市场。十多年来,这一策略让安踏实现了跨越式增长。

以FILA为例,这个一度在全球没落的意大利品牌,被安踏接手大中华区经营权后已成为安踏业绩的重要支柱。据财报,2024年安踏主品牌收入335.2亿元,同比增长10.6%,FILA品牌收入266.3亿元,同比增长6.1%。除了这两大核心品牌,安踏近年来并购的其他品牌合计实现超50%的高速增长。

图源:安踏官方提供

正如丁世忠所言,多品牌战略为企业抵御单一市场波动提供了安全垫,也为全球化奠定了基础。安踏在多品牌运营上积累了丰富经验——从品牌定位重塑、产品研发支持,到零售渠道赋能、供应链协同,安踏已建立起一套成熟可复制的品牌孵化机制。

据《节点财经》了解,在新品牌纳入后,可依托安踏的成熟体系,快速完成市场定位、战略重构、品牌焕新、零售赋能、商品力提升等一系列工作。

这也意味着,在狼爪并入安踏后,有望在较短时间内理顺中国市场战略、优化产品结构,并借助安踏的全渠道网络实现加速扩张。可以预见,在未来消费者将看到“安踏式升级”后的狼爪,包括开设更多线下旗舰店、产品系列本土化升级、与安踏会员体系打通等新变化。

03 安踏的全球化征程雄心

过去几年,安踏一方面通过亚玛芬持有始祖鸟、Wilson等国际品牌,另一方面也在东南亚等新兴市场尝试开拓安踏和FILA门店。

截至2024年底,安踏已在新加坡、马来西亚、越南、菲律宾、泰国、文莱、尼泊尔等海外市场完成初步布局,境外自营门店达到243家。然而,与耐克、阿迪在全球广泛的直营网络相比,安踏的国际业务起步仍然较晚,主要收入和门店仍集中于中国市场。

此次收购狼爪,将显著提升安踏在欧洲市场的存在感,通过狼爪,安踏可直接接触欧洲终端消费者,获取当地市场第一手数据与反馈,为日后其他品牌进入欧美铺路。此外,狼爪在欧洲运营团队的管理经验,也可为安踏跨文化经营提供借鉴。

当然,全球化征程并非坦途。安踏在整合海外品牌方面也面临诸多挑战,比如如何平衡各品牌的独立性与协同效应,就是一大课题,另外,组织管理和文化融合也是挑战之一。

安踏目前采取的做法是“以结果为导向的授权经营”——各被收购品牌保持相对独立运营,集团在战略和资源层面赋能,而不盲目进行日常管理干预。这种模式在FILA中国和始祖鸟身上均取得了成功,也为狼爪的融入提供了范本。

《节点财经》分析,在收购完成后,狼爪欧洲团队将大概率维持原有运作,安踏会更关注其中国区业务的发展。安踏在上海已设立亚玛芬体育中国区总部,未来或将把狼爪中国业务与亚玛芬和集团其他户外品牌放在同一体系下统筹,形成户外事业部,集中共享设计、供应链和渠道资源,实现规模效应。

根据安踏测算,完成对狼爪和亚玛芬体育整合后,集团2025年营收有望达到1229亿~1251亿元人民币,比2024年的1085.8亿元再增13%–15% 。若这一目标达成,安踏的规模将逼近阿迪达斯,在全球市场的话语权也将显著提升。

写在最后

收购狼爪,是安踏多品牌、全球化战略的“水到渠成”之举。

这笔交易将完善安踏的户外品牌拼图,使其在一个高速增长的细分市场占据有利位置。狼爪的加盟也为安踏进军欧洲市场打开了一扇门。

在耐克、阿迪两大巨头的环伺下,安踏正通过一次次并购为自己赢得先机。当然,整合的新考验才刚开始。如何让“狼爪”在安踏的生态中茁壮成长,并与始祖鸟等伙伴一起在全球户外舞台展现中国企业的实力,将是安踏接下来的新挑战。

声明:本文内容仅代表该投稿文章作者观点,不代表蓝鲸号立场。 未经授权不得随意转载,蓝鲸号保留追究相应责任的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