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历了一场生死劫难的百年品牌“柯达”,重新回到国内公众的视线时已换了副模样。昨日,从老柯达脱胎而来的柯达乐芮(Kodak Alaris)在中国成立分公司——柯达乐芮(上海)贸易有限公司,押宝中国市场。业界指出,柯达的品牌影响力已大大减弱,此次回归恐很难惊起波澜。
在柯达乐芮昨日在京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新上任的首席执行官Ralf Gerbershagen实现在中国市场的首秀。据了解,Gerbershagen于今年4月1日加盟柯达乐芮,在此之前,先后在西门子、松下、摩托罗拉等多家科技企业任职。
Gerbershagen表示,“中国市场具有相当大的潜力,占领中国市场对柯达乐芮的成功至关重要”。目前,包括中国在内的亚太市场在柯达乐芮的业务中占据1/4的比重,该公司中国区的员工总数也是全球最多的,并在北京、上海、厦门、香港等多个城市设有分支机构。
需要指出的是,此次将柯达品牌重新带回国内市场的柯达乐芮公司,并不等同于老牌胶片巨头“伊士曼·柯达”,而是老柯达生死劫难后的产物。近十几年来,由于战略转型迟滞,老柯达陷入连年亏损、债务沉重、股价大幅缩水的泥潭而无法自拔,且一度滑到破产的边缘,最终通过变卖专利资产得以避免破产的命运,保留住了柯达的品牌。
老柯达旗下原有三大业务,分别是文档影像业务、个性化影像业务以及商业影像业务,为了偿还债务,柯达将个性化影像和文档影像业务出售给了英国柯达退休金计划(KPP公司),KPP于2013年完成收购交易,创立了新公司“柯达乐芮”,注册资本为12亿美元。而柯达乐芮公司与仅剩商业影像业务的新伊士曼·柯达相互独立,两家公司同时拥有柯达品牌的使用权。
北京商报记者了解到,柯达乐芮的文档影像业务主要涉及文档信息采集和管理,而个性化影像业务主要是提供打印机等图片输出设备。
柯达品牌的回归,还将触角伸向了手机照片打印领域,推出了新的零售业务——“柯达即时印”。不难看出,这主要是顺应了移动互联网发展、智能手机普及的新形势。在中国移动互联网产业联盟秘书长李易看来,这种业务并不具备刚性需求,在柯达乐芮营收结构中的比重显然不会高,未来最大的发展空间在于B2B企业级市场。中国电子商会副秘书长陆刃波同样持类似看法,他指出,柯达在商务成像领域仍存有一定的优势,如婚纱影楼、博物馆、医疗、银行等对冲印、打印、扫描有较多需求的领域,不过在这些领域将不得不与惠普、佳能、爱普生展开争夺。可以说,柯达乐芮或许在中国能够得以生存发展,但已很难再令竞争对手和业界惴惴不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