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力员工小确幸常有,董明珠送房成本或转嫁消费者

元旦甫过,格力电器董事长兼总裁董明珠再发豪言壮语,称“要让格力8万员工,每个人都有两房一厅的房子住”。

文/曾高飞

元旦甫过,格力电器董事长兼总裁董明珠再发豪言壮语,称“要让格力8万员工,每个人都有两房一厅的房子住”。

董明珠应该是第一个公开响应习主席新年致辞“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企业家。作为一个生意人,能有这份胸襟和觉悟,着实打心眼里让人佩服。

格力员工小确幸常有

其实,早在2017年2月,董明珠就对外宣称,要让格力每个员工住上两房一厅。只不过这次放话,将一年前“住”改成了一步到位的“送”,让不少格力员工感到意外惊喜。

在格力,有董明珠在,这种“小确幸”年年有,人人有。作为格力员工,确实幸福感爆棚:不仅拿着高出同行一大截的工资,而且要房有房、有车有车,要手机有手机,加薪、福利、奖金的事儿,也是时不时“天上掉馅饼”。

给员工送车这事儿,虽然没被媒体大幅炒作过,但确有其事。尽管格力电器股东大会明确拒绝了董明珠造车想法,但这个锲而不舍的女强人并没放弃,而是整合资源,并以自己个人名义入股珠海银隆新能源汽车公司,占股17.46%,成为其第二大股东。所以,兴头之下,董明珠公开表态过,等汽车生产出来后,“我会送给他们”。

两房一厅,是一个现代家庭的标配。如果不是格力电器,在其他企业,为留住人才,解决员工住房问题,也在“住”方面出招。但两房一厅标准,一般都是企业中层及以上干部才享有的权利。可在格力电器,一个普通员工(应该也包括从事保洁的员工)即可享受到,这极易提升员工的幸福感,对企业的归属感,这让人为格力电器员工由衷感到高兴。

但仔细想来,要让格力电器每个人都住上两房一厅的房子,应该是一个规模浩大的系统性工程。目前格力电器有八万员工,要实现董氏理想,就要占八万套住房。这得储备多少土地,拿出多少资金?况且八万员工显然只是一个保守估计,因为格力电器的事业在不断发展,多元化马不停蹄,致使员工数量不断在水涨船高。格力电器到底要建多少套房,要建到什么时候,还真难下结论。1954年出生的董明珠已经64岁了,其退休也是一个不得不直面的问题,其继任者是否坚持“送房”政策目前也尚为未知之数。

董明珠早就在给员工建房了。据资料显示,2005年格力电器出资2亿建设了员工生活区——可容纳一万多人的康乐园一期;2014年又斥资4亿,建设了康乐园二期。2017年9月,董明珠透露,格力又在开建3000多套“两房一厅”。从周期来看,格力电器要建设供八万员工生活起居的房子,至少估计还得十年八年,甚至更久——或许那个时候董明珠已经从格力电器光荣退休了。

有更好的留人手段,建房成本或转嫁给消费者

这些房子被格力电器员工使用的多,最后能变成自己的少,因为董明珠送房有明确前提:那就是在格力电器做到退休,估计能够这样忠贞不渝坚持的员工不多。董明珠自己称,送房目的是为留住人才。由于格力电器是行业龙头,相对而言,能进格力电器的,必有过人之处,可能一个普通岗位的员工,在其他企业也能独挡一面,可以委以重任。所以,格力电器员工也极易被竞争对手相中,并许以高薪要职挖走。但一套两房一厅的房子是否能把人才留住,目前尚很难界定清楚。

当然,一套两房一厅的房子,对部分员工是有吸引力的,特别是那些在生产一线岗位兢兢业业,并且坚持了一定年限,留退休也就是三五年光阴的老员工。但对那些有能力,有学历,有抱负的年轻员工来说,这两房一厅的房子,吸引力恐怕就没有那么巨大了,要留住他们,为企业多服务,恐怕还得另想高招,特别是要给他们晋升空间,要及时肯定他们业绩,许之以与其能力业绩匹配的涨薪,这或许比送一套房更让他们觉得有价值和尊严,愿意留下来。

所以,用一套房子留下来的员工,是人才是庸才,都很难说。俗话说,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其实,企业发展需要人才流动起来,只有不断推陈出新,才能推动企业和行业不断进步。例如华为,是通信行业在职场上的黄埔军校,不断有华为员工出走,进入其他企业担任要职,才有了今天中国通信行业这种欣欣向荣的局面。老员工走了,空出岗位,可以补充更优秀的新员工,这也是企业进化的必由之路。由此说来,董明珠是不是应该风物长宜放眼量,鼓励员工适当流动,通过不断优胜劣汰,促进自己做大做强;同时不断帮助其他竞争同行成长,用优秀的“中国制造”去赚其他国家和地区的消费者的钱。

当然,建房是个重资产工程,需要大量资金。这些钱从哪儿来?恐怕是羊毛出在猪身上,格力电器建房掏的钱,最后恐怕要购买格力电器产品的消费者来承担。格力电器产品的价格,特别是主业空调,本来价格就很高,但仍在不断往上涨,甚至主意打到了安装费上。2016年7月份,格力电器宣布,自2016年8月1日起,格力家用空调安装费在原有标准的基础上每台(套)增加100元。通过对比发现,格力电器的产品价格这两年确实在不断往上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