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为东芝资产“接盘侠”,海信和美的谁的算盘打的更响

近日,海信电器(600060.SH)发布公告称,完成收购东芝TVS股权,将获东芝电视40年全球品牌授权。原本近8亿元的收购,最终以不到一半的价钱完成交易。近年来,东芝由于遭受财务损失不断出售资产“断臂求生”,目前东芝白电、芯片、电视业务均已出售,PC业务也正在出售当中。业内人士表示,东芝目前已经由B2C企业完全转型为B2B企业。

在中国市场,东芝的白电以及电视业务被国内两大家电巨头美的、海信瓜分。业内人士称,美的是获得了技术,而海信则仅仅是获得了品牌。从业绩来看,东芝家电似乎并没有为美的集团带来利好,而海信的收购,则被业内质疑为“价值不大”,一直负责东芝电视代工和销售的TCL也成为其强劲的对手。国内家电企业能否借收购外资品牌增强自身实力,打开国际市场,仍然有待进一步观察。

谁在“捡漏”

近日,海信电器发布公告称,公司于2017年11月14日召开了第七届董事会第二十次会议,审议及批准了《关于收购Toshiba Visual Solutions Corporation(以下简称“TVS公司”)股权议案》,同意公司以不超过129.16亿日元(约人民币7.98亿元)受让株式会社东芝所持有的TVS公司95%股权,东芝仍将保留剩余5%股权。本次股权转让完成后,TVS公司将成为海信电器的控股子公司,并将获得东芝电视40年全球品牌授权。

公告指出,2018年7月25日,双方已根据交割日的交割报表数据对交割金额进行调整,确定最终交割价格为59.85亿日元(约人民币 3.55 亿元)。截止8月17日,本次交割的全部款项已由公司向东芝支付完毕,本次收购已全部实施完毕。

公开资料显示,东芝于2016年6月30日将视频业务移交给TVS运营。TVS公司目前的主要业务是主营东芝电视及各种周边产品(包括商用显示器及广告显示器)。

海信方面工作人员在接受蓝鲸产经记者采访时表示,海信收购东芝电视主要目的是拓展海外市场,获取品牌授权。

而交易价格大幅缩水,或与东芝急于出售资产自救有关。蓝鲸产经记者了解到,近年来,东芝由于遭受财务损失不断出售资产“断臂求生”,目前东芝白电、芯片、电视业务均已完成出售,PC业务也正在出售当中。

东芝近日公布的2018财年第一财季财报显示,今年4-6月,东芝净销售额达8423亿日元,实现净利润1.02万亿日元,其中包括出售全球第二大NAND芯片业务给贝恩资本领导的财团获利的9660亿日元。

据了解,芯片业务是东芝的主要利润来源,而东芝并未披露其失去芯片业务的完全所有权之后的未来增长来源。包括能源和社会基础设施在内,东芝剩余的主营业务难以填补芯片业务留下的空白。

据媒体报道,东芝旗下的美国核电企业西屋电气公司破产,给东芝带来近90亿美元的经济损失,目前的东芝已经是资不抵债,一直靠卖资产求生。除芯片业务外,东芝已决定在2018年秋季之前将个人电脑(PC)业务出售给夏普。

东芝PC业务曾经显赫一时。公开资料显示,东芝个人电脑事业部的前身是原青梅事业所。1960年代提出个人电脑概念的美国计算机大师艾伦·凯(Alan Kay)曾在1989年到访这里。在他到访的半年之前,东芝发布了全球首款笔记本型个人电脑“dynabook”。1994年至2000年,东芝连续七年在全球笔记本电脑市场上高居榜首。

资深产业经济观察家、家电/IT/互联网行业分析师梁振鹏告诉蓝鲸产经记者,目前东芝已经由B2C企业完全转型为B2B企业。东芝将利润低的业务全部剥离,剩下的半导体业务、工业产品、核电技术等都是利润高,并且全球领先的业务。

 除了卖给国外企业的芯片以及PC业务,东芝的白电以及电视业务则被中国两大家电巨头美的、海信瓜分。

收购更划算

2016年3月,美的与东芝签署了一份股权转让协议,以约537亿日元(约5亿美元)收购东芝家电业务的主体“东芝生活电器株式会社”80.1%的股权,东芝保留19.9%的股权,同时,美的获得40年的东芝品牌的全球授权及超过5千项与白色家电相关的专利。2016年7月1日,该交易正式交割完成。

值得注意的是,蓝鲸产经记者在美的2017年年报中发现,美的收购东芝家电之后,东芝家电并未实现盈利。公告数据显示,东芝家电2017年营业收入突破150亿人民币,受日元汇率、原材料上涨和全球复杂经济形势等外部影响,东芝家电2017年未能实现盈利,但实现了核心家电业务的增长。也正因如此,收购完成两年之后,美的从“支持投入”转变为“全面接管”,东芝中国市场所有品类由美的集团电商公司负责直营。

梁振鹏在接受蓝鲸产经记者采访时表示,东芝的核心竞争力其实是在于半导体、发电机、核电机组等B2B业务,其家电业务正在退出,美的对东芝家电的收购其实是相当于东芝甩包袱。而东芝对于美的价值在于,美的可以借助东芝的品牌影响力打开国外市场,开展其国际市场战略。

  相比于美的537亿日元收购东芝家电80%股权,海信仅仅花了59.85 亿日元就拿下了东芝电视95%股权。对此,梁振鹏表示,东芝白电业务的价值其实比电视业务要高得多。东芝白电拥有上游核心技术,产品线、生产基地、服务基地都很多,对于美的价值更大。而东芝其实早就逐渐放弃电视业务,其只是一个彩电产业链末端的组装工厂,对于企业来讲并不会提供核心技术的支持。

而业内对于海信收购东芝电视的价值也一直保持怀疑。从全球电视来看,大尺寸、高端电视仍然是最近几年电视机企业强攻的重点。WitView预估,2017年全球液晶电视出货达2.25亿台,年成长2.6%,其中大尺寸电视(50寸含以上)的出货比重将接近三成,UHD电视的渗透率达31.5%。在高端市场,索尼借助影音技术优势,将OLED电视卷土重来。三星电子在量子点电视市场上与LG电子的OLED电视展开竞争。

WitsView最新的报告显示,2017年第三季全球液晶电视出货量为5499万台,海信液晶电视出货量为384万台位列第四位,排在三星、LG、TCL之后。而2016年全球液晶电视总出货量为2.19亿台。2016年前五大电视品牌分别为三星、LG、海信、TCL、索尼。

“海信收购东芝电视其实是没有多大意义的。”梁振鹏表示,东芝电视本来在液晶电视方面就是没有核心技术的,而电视企业的成本最大都消耗在液晶面板上,东芝生产不了面板,仅是一个组装厂,这对企业来讲其实毫无价值。“单靠海信这个品牌在国际市场无法打开局面,因此对于海信来讲,最大的意义就是借东芝的品牌效应进军海外。”

而作为电视行业的两个老对手,TCL与海信一直在争夺全球电视市场前三的位置,海信将东芝电视收入囊中,或将为其在国际市场提供一定的竞争力,但在国内却未必能一劳永逸。据了解,在中国,东芝电视一直由TCL代工和销售。2010年东芝与惠州TCL电器销售公司成立合资公司—东芝视频产品(中国)有限公司,东芝面向中国市场的电视机生产交由TCL代工。

2014年5月,TCL获得东芝视频产品(中国)有限公司21%股权,持股比例升至70%。2015年1月29日,东芝宣布彻底退出海外电视机业务。目前东芝电视在中国市场的生产和销售由TCL全盘操控和运营。

对于后期是否会与TCL产生矛盾或是合作,海信方面工作做人员称并不知情。梁振鹏则认为后期一定会有相关公司的财务交割以及处理。

TCL方面在回复蓝鲸产经记者的采访时则称,TVS的股权转让事宜仅系股东方股权变更, 东芝电视在中国大陆地区原有业务及渠道模式均保持不变,东芝视频产品(中国)有限公司(TVC)将持续为中国大陆消费者提供东芝品牌电视产品和服务。

业内人士指出,从收购价格上来看,貌似美的花大价钱接收了东芝抛售的资产,但是该部分资产可以为美的所用,对其业务形成补充,而海信虽然以“半价”接收东芝电视业务,看起来像是捡了便宜,却不过是获得了进军海外的品牌效应。(蓝鲸产经 鲁佳乐lujiale@lanjinger.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