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赢卡贷、信而富频挑监管红线,P2P乱象怎能搅浑普惠春水?

行业春水,别被搅浑了。

文章来源:铑财-铑财研究院  作者:杨灿

导 读

春节过后,村里的狗剩、铁柱、翠花又回到城里,摇身一变成为CBD的Tony、Andy、Lucy。想必此时TA们应该格外轻松,终于再次熬过了节日中的各种套路。不知从何时起,其乐融融的家庭聚餐,变成了七大姑八大姨的催婚现场;温故知新的同学会,变成了互相攀比的炫富会;往日真诚的拜年短信,也成了索要微信红包的潜台词。不少人在网络上吐槽:春节变味儿了。

事实上,变味儿的又何止是春节。许多本应美好的事物,在发展的过程中都有过变味儿的经历,由此引发的后果令人深思。

例如本意为方便出行的共享单车,被摩拜与OFO演化成烧钱游戏。本为打破空间壁垒、提升国人素养的在线教育,也被混乱师资、套路贷搞得面目全非。聚焦利国利民的普惠金融业,一些变味的企业更是搅局者,小赢卡贷、信而富、宜人贷等企业的违规经营,让客户叫苦不迭。面对居高不下的投诉率,频频被挑的监管红线,该如何破局呢?

春暖花开,万物复苏。去年深受爆雷潮困扰的P2P行业也有回暖趋势。

这样的行业春意,得益于国家的普惠政策。开年伊始,中国人民银行发布公告,2019年起将调整普惠金融定向降准考核标准,引导金融机构更好完善中小微企业贷款需求。

中小微企业的发展,迎来了新的春天。

从业机构们也开始摩拳擦掌,借着大势东风来提振久违的士气业绩。红利之下,长期精耕细作的实力企业最先获得奖励,一些问题缠身的企业也力图蹭上一波红利。

此举无可厚非,但打铁还需自身硬,若自身投诉频发、乱象不断,就违背了普惠的初心。如果还借着普惠的热度、损害消费者利益,就应受到谴责和严惩了。

行业春水,别被搅浑了。

小赢卡贷 “惠”在何方

在众多贴上普惠金融标签的企业中,小赢卡贷是较为高调的一家。其一是因为其母公司小赢科技是一家美股上市的企业;其二是由于小赢科技总裁成少勇,曾不止一次表述小赢卡贷对普惠金融所作出的积极贡献。

乍一看,小赢卡贷似乎是普惠金融的“排头兵”。

现实又如何呢?

客户最有发言权。一些媒体报道案例中可以找出端倪。

据中国经济新闻网报道,成都的刘先生是一位经营网吧的个体户,其在周转资金不足的情况下,在小赢卡贷APP结款2万元,APP显示月利息为0.83%。但实际上从填写资料到上传身份证的阶段都完全看不到借款利率。直到下款后,其才发现一年期借款利息7299元,年化利率高达36%。

36%利率,且不说是否符合普惠金融的基本原则,是否合法都要打上问号。要知道,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民间借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年利率24%以下的利息是受法律保护的,24%—36%是自然债务区,如已支付,不追究、未支付、不保护,36%以上的部分不受法律保护且支付了可强制要求返还。

显然,刘先生在小赢卡贷结款而背负的利率,属于24%—36%,该部分若未支付,并不受到法律保护。

刘先生的遭遇并非个例,有媒体报道,小赢卡贷的官网宣传利率9.96%,但实际利率为27%左右。

令人玩味的是,在小赢卡贷的百度词条中,有“可以帮助用户快速还清信用卡、快速恢复信用卡额度,并且多种分期还款方式、低利率等产品特点,有效平衡还款压力”的内容,试问不在法律保护范围内的利率,是否可以称为“低利率”呢?

众所周知,普惠金融从字面意思看,其“普”所指的指是服务对象范围要广,是以小微企业、农民、城镇低收入人群等传统金融无法覆盖的弱势群体为重点服务对象。而“惠”是指社会各阶层和群体可以负担的金融成本。

不难发现,如果以受法律保护的24%利率为普惠金融的红线的话,那么小赢卡贷的上述产品显然不符合普惠金融要求。

这也意味着,小赢科技总裁成少勇曾声称小赢卡贷“以普惠金融为出发点”,或只是宣传的噱头。

说噱头,也许有些避重就轻了。看看消费者的投诉情况,就会知道小赢卡贷的问题有多严重。

图片转自网络

高投诉量与低解决率

据21CN聚投诉网站发布的《2018年互联网消费金融行业投诉排行榜》显示,小赢卡贷2018年投诉量高达1844件。除高利率外,投诉主要集中于三方面。

首先是用户贷前教育不足。

据中国网财经报道,杨先生投诉小赢卡贷“提前还款仍需支付违约金”,他认为这违反法律法规。小赢卡贷的客服告知他《借款合同》第十二条第一款,有明确约定提前还款的规则,即平台允许提前还款,但仍需收取违约金。

的确,由于提前还款会导致金融机构无法收取后续利息,因此不少银行,网贷平台会选择收取提前还款的违约金。这本身也并不涉嫌违法。

东岩律师事务所合同法律师郑亮表示:“如果合同中明确规定了提前还款需要支付原定全额本息,则应按照合同约定还款。”

不过,作为放贷方的小赢卡贷,是否应该在放贷前,就提醒用户有相应规则呢?

据小赢卡贷客服表示:所有贷前规定是以“向用户展示全部合同的形式”进行。正在贷款确认前并无人工电话形式的条款提示,部分用户申请贷款后接到人工客服电话是用于审核资质的。

换言之,小赢卡贷确实在贷前教育方面存在缺失,若在贷前便向用户明确告知这一风险,相信会有部分用户不会蒙受损失。

第二个问题是无法解绑信用卡。

有用户张先生表示,其未能在小赢卡贷申请到借款,随后要解绑信用卡,但客服却表示“没有解绑功能”,让其等1-3个月继续借款。张先生认为此举侵犯其隐私权。同时,小赢卡贷建议过后继续申请借款有“变相强制借款”嫌疑。

另一用户欧先生也表示:我在小赢卡贷账号绑定了个人的银行卡和信用卡,致电深圳市赢众通金融信息服务股份有限公司客服注销账户。但客服告知不能注销个人账户。本人不在使用小赢卡贷账户,因担心个人信息安全被冒用。先需要注销小赢卡贷,解绑个人银行卡和信用卡。

上述现象,属于违法行为。

中国消费者协会律师团律师胡钢表示:如果相关的经营者直接拒绝我们消费者终止合同的这种要求,显然是违反《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消费者选择权。因为使我们消费者无法主动的、积极的终止某项服务。

此外,《电信和互联网用户个人信息保护规定》第九条第四款也明确规定:“电信业务经营者、互联网信息服务提供者在用户终止使用电信服务或者互联网信息服务后,应当停止对用户个人信息的收集和使用,并为用户提供注销号码或账号的服务。”

如果上述两个问题,只是资金和隐私上受到损失,那么,恶性催收就是对客户身心的摧残。

刘朝雪女士投诉:去年在小赢贷款,每个月都会还款,超过1日就会暴力催收,每月皆是如此,这个月是最后一期的欠款,协商几天都不行,还恶意轰炸电话本,语气态度极度恶劣,造成家庭朋友的精神伤害。

孙女士投诉:小赢卡贷的催收对我进行谩骂,侮辱,骚扰电话不分场合不分时段的都有,打电话给我的亲朋好友,打我父亲的电话,我父亲因此住院了,这种损失,真是雪上加霜,本身负债累累的我,如今的住院费压的我喘不过气来了还要上门,我真的吓死了都是029开头的电话打电话骚扰我家人,我父亲在手术室还在给他打电话,如果他带手机进手术室的话,你们想干嘛啊?

甚至并非小赢卡贷用户的钱先生,也被小赢卡贷每天电话骚扰称他欠朋友(借款用户)钱催促还款,他认为小赢卡贷找不到本人就骂通讯录的行为,严重妨碍他的正常生活,希望该公司停止不当催收并道歉。

恶性催收问题早已是老生常谈,根据目前的规定,网络贷款平台以及其委托机构,不可以通过暴力、恐吓、侮辱、诽谤、骚扰等方式来催收贷款。

显然,小赢卡贷的种种恶性催收行为已违法相关法律法规。事实上,其完全可以采取法院起诉、上征信等方式依法解决欠款问题。

为何,要选择这么低劣的恶催手段呢?难免让人质疑,这些催收款项的利率,是否在24%的法律保护区间内?

诸多乱象产生的根本原因,躲不过一个利字,如此逐利的企业,又怎和普惠金融的理念挂钩,不禁让人发笑。

值得注意的是,这1844件投诉的解决率仅为7.5%,也就是说仅有138件投诉被解决。如此低的解决率,直接反映了小赢卡贷面对问题时的消极、傲慢态度。更和普惠金融的服务理念冲突不小。

这些具象企业的个别投诉,对普惠金融来说,不是一件好事。例如此前沸沸扬扬的“权健”事件,震动了整个直销行业。好汤往往坏在一两个坏米上,

由此看来,小赢卡贷的高投诉量与低解决率,不仅是对消费者的不尊重、也是对行业、对监管层的漠视,对普惠金融事业同样也会造成不良影响。如何坚持行业操守、如何合规经营、如何真正践行普惠金融理念,值得小赢卡贷的深思。

恶性循环?

与小赢卡贷相同的是,信而富在宣传普惠金融上同样高调。

信而富创始人、董事长兼联席CEO王征宇曾表示:我们希望在普惠金融、互联网金融、金融创新等框架下,试图通过我们的努力在技术上,比如大数据、区块链、云计算等应用层面走出一条道路。同时,不断升级技术、产品、服务,稳步扩大市场份额,助推国家“普”和“惠”的双重目标完成,实现企业效益增长,做到双赢。

王征宇的言论,很漂亮。不过,其若看到信而富在今年一月的投诉量后,不知其还能否说出类似壮语。

与小赢卡贷相同,网上针对信而富的投诉也并不少。在聚投诉平台上,信而富在2019年1月的数据为414宗。

值得注意的是,据公开资料显示,2018年第一季度和第二季度,信而富的投诉总量分别为399宗和342宗。网贷爆雷潮的7-9月,针对其的投诉量分别为196宗、334宗、263宗,三季度总计793宗。2018年10至12月,分别为240宗、235宗、304宗,四季度总计779宗。

通过上述数据不难发现,自去年开始,信而富的投诉量呈上升态势。今年一月再加速,投诉量已高于去年网贷爆雷潮期间最高单月投诉量。

投诉的集中区域,除了与小赢卡贷相同的高息问题,恶性催收等外,还存在捆绑购物等投诉。

例如有借款人投诉称:其在信而富平台借款需要先购物,购物价格为383.05元,获得借款2036.26元,总计2419.31元,借款期限14天。该借款人认为这是“变相砍头息”和“变相高利贷”,并希望有关部门介入整治。

由用户黎先生指出:我在手机信而富APP上想借款,但是要购买物品才能借。然后购买了一个东南亚旅游卡,成功购买以后,借款还是黑色的,根本不能用。我当时就找客服说退货,客服说不给退。一直说系统原因,我不要了也不能退货,问题是购买了还不能借款,这不是骗人的吗?哪还有这东西还不给退货的。而且我的那个借款一直是黑的。

大量投,诉对信而富自身的品牌形象造成了重大影响。

据公开资料显示,信而富2018年第三季度撮合借款交易笔数环比下降54%;撮合借款交易金额环比下降52%;新增借款人环比下降30%

现金流状况,更能体现其差强人意的表现。其财报显示,截至2018年9月30日,现金和现金等价物为3920万美元。而同年二季度末、一季度末以及2017年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分别为5880万美元、7170万美元和9488.1万美元;2018年三季度、二季度、一季度,该指标分别缩减33.33%、17.99%、24.43%;而2018年三季度末则较2017年末缩减58.69%。

作为上市公司,这样的业绩难以征服资本市场。截止2019年3月5日,信而富每股仅为1.25美元,距历史最高股价12.86美元的跌幅已经高达90%以上。

图片转自网络

宜人贷的2301个投诉贴

同样的现象,也出现在“中国P2P网贷平台第一股”宜人贷身上。

华尔街投行摩根士丹利甚至在去年12月11日将宜人贷的目标股价从8.46美元降至6.5美元。而其股价在2017年10月中旬甚至达到了最高的53.08美元。截至今年3月5日,宜人贷股价仅为14.08美元。

原因同样是业绩划水。据第三季度财报显示,宜人贷净营业收入11.2亿元,较去年同期下滑26%;净利润1.5亿元,同比减少50%;促成借款总额同比减少46%;投资者人数同比减少24%;借款人数同比减少50%。

这些最终又和具体业务息息相关,值得一提的是,在聚投诉平台,搜索关于宜人贷的投诉贴也高达2301个(数据截止到2019年3月5日)。

小赢卡贷、信而富、宜人贷,可以说每家企业都是行业的代表性企业。上述乱象的发生,显然会对普惠金融造成不良影响,也会对其他从业者起到坏的示范作用。

那么,问题来了,为何这些问题一再出现在这些代表企业身上,是什么原因又是哪里来的底气、让他们屡屡踩下红线、挑战市场、甚至监管层的底线呢?

事实上,这些问题并非是小赢卡贷、信而富、宜人贷的一家之过,违规经营也或非其本意。业内普遍存在坏账问题,是一个重要考量。

对于这些企业而言,若不变相制定高利率,使用种种触碰红线的手段,就不能覆盖高坏账,也就无法正常经营。

基于此逻辑,这些行为也形成了恶性循环,即不断用后来者的钱去弥补此前的坏账窟窿,后来者由于P2P企业高利率及违规行为,难以还钱,再次形成坏账。P2P企业只能故技重施,导致坏账高企,形成恶性循环。

如何打破这种恶性循环呢?

前景可期

在刚刚结束的两会中,李克强总理在《2019年政府工作报告》中,对2019年普惠金融发展有着明确指示:完善金融机构内部考核机制,激励加强普惠金融服务,切实使中小微企业融资紧张状况有明显改善,综合融资成本必须有明显降低。

不难发现,即使存在一些问题,政府鼓励支持发展包括合规P2P在内的数字普惠金融的总基调没有改变。

问题是,如何让野蛮发展的P2P企业,走上合规、健康发展之路,在中国金融与产业发展研究院执行院长柴永强看来,破除恶性循环的魔咒在于提高风控水平。他指出:风控是一个P2P平台的重要核心竞争力。所谓P2P,本质便是个人对个人,而P2P平台的本质既是信息平台,其应回归到信息平台的本质。加强风控能力,加大对大数据、人工智能等金融科技投入,从而精准识别客户画像,为其提供合理、有序、有度的精准服务。只有将金融科技真正融入到贷前贷中贷后三个环节中,才能有效避免风险堆积,提升客户满意度、从而实现真正的普惠金融。

在铑财看来,金融科技是治理行业乱象的重要方式。目前来看,一些金融科技企业的核心技术水平有待提升,同时合规经营的理念操作也是关键。往期过分逐利、行业野蛮发展的问题,让不少企业充满浮躁、冒进,都想挣快钱、挣大钱,缺乏潜心深耕市场、深入了解客户的耐心,导致了乱象不断。在监管趋严的大背景下,这些现象到了必须解决的时刻。任何不尊重市场、不尊重行业准则的企业都会受到处罚。以此来看,从业机构们需要真正从客户需求出发,设计多元化的品质产品,用技术创新降低风险、提升消费体验,从而走出一条高质量发展之路,这是普惠金融的应有之义,也是小赢科技董事长唐越、信而富董事长王征宇、宜人贷董事长唐宁需要深思的问题,如何改变,铑财将持续关注。

声明:本文内容仅代表该投稿文章作者观点,不代表蓝鲸号立场。 未经授权不得随意转载,蓝鲸号保留追究相应责任的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