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利新能源,神话还是笑话?

几何之后,极氪扛鼎。吉利新能源能否翻身?

文 | 英才杂志 张延陶

吉利的半年报尽显“增势”,但却让出了自主冠军的头衔。在比亚迪、长城凭借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乃至半导体疯狂加速时,吉利却仍靠着燃油车基本盘前行。

在传统汽车巨头纷纷被造车新势力市值赶超甚至技术颠覆后,新能源提速已经成为全行业,当然也包括吉利的共识。然而多次喊出“豪言壮语”的吉利新能源从来没有真正实现过这些销量“神话”,屡屡受挫的新能源业务成为自主冠军最被诟病的“笑话”。

几何之后,极氪扛鼎。吉利新能源能否翻身?

新能源“真香”

已有传统车企凭借新能源汽车实现突破。

“新能源汽车”真的有人买吗?汽车消费市场的认知偏差已经从无人问津过渡到了提出质疑。可以预见的是,不久的将来,“真香定律”将越来越多的在消费者身上应验。

据乘联会数据表明,2021年上半年,我国新能源车批发零售半年双破百万。1-6月新能源乘用车批发108.7万辆,同比增长231.5%。1-6月新能源车零售100.1万辆,同比增长218.9%;公安部统计数据显示,上半年,新能源汽车新注册登记量占汽车新注册登记量的7.8%;而截至2021年6月底,全国新能源汽车保有量达603万辆,占汽车总量的2.1%。

眼见的“高成长”曲线,车企不会熟视无睹,如何从舒适区平稳的撤离是摆在众多传统车企面前的重大课题,毕竟在新能源的驱动下,中国汽车市场的市值TOP3已经几度易主,目前,比亚迪、长城、上汽集团占据了冠亚季军的位置,加上曾经风光一时的蔚来,这几家车企无不凭借“新能源”增量得以在资本市场备受推崇。

反观本文的主角——吉利,却在这轮汽车“拓新”的赛道中越跑越慢。

8月18日,吉利发布了上半年财报。2021年1-6月,吉利汽车共实现营业收入450.32亿元,同比增长22.30%;销量为63.02万辆,同比增长19%(含出口销量);净利润24.1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4%。

中汽协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全国新能源车销量达120.6万辆,同比增长超过200%。而吉利新能源车上半年累计售出30071辆,同比仅增长3%,远低于大盘增速。在整体销量中的占比也只有4.7%。

反观竞争对手,7月5日晚间,比亚迪公布了今年上半年销量成绩。根据数据显示,今年1-6月比亚迪共计销售新车24.7万辆,同比增长达55.51%。其中,新能源乘用车增长幅度最快,达到161.47%,成为比亚迪销量贡献最大“功臣”。目前,新能源汽车销量占比已经超过60%,比亚迪也成为国内首个达成这一纪录的传统造车企业。

年初的时候,吉利汽车表示2021年销量目标为153万,而时行过半后,吉利只交出了63万辆的成绩单,虽然吉利将在下半年迎来新车上市高潮,但90万辆的差距若想抹平并非易事,数据显示,进入今年第二季度以来,吉利汽车的销售表现出现了下滑趋势。6月份,吉利汽车销量同比下滑9%至10.02万辆。而在过去的7月,吉利汽车的销量(含领克品牌)为9.93万辆,同比下降约6%;而且,即便达到了全年的销量目标,这其中新能源汽车的占比相较同行业是少得可怜。

“真香”定律就在眼前,吉利为何“拓新”乏力?

大象转身

造血能力为转身提供源源不断的支持。

如果翻看吉利的新能源“年谱”,其实早在2015年,“未来5年,吉利汽车会从一个传统燃油车企全面转型为新能源汽车企业,吉利产销中90%将是新能源车型,到2020年吉利新能源产销要超过100万辆。”的豪言壮语就已经抛向市场。

只是不容忽视的是,彼时的新能源汽车有着“政策东风”的鼎力推动。因此不仅仅是吉利,不少车企都在那时切入了新能源汽车赛道,并收获了不错的成绩。

而时过境迁,吉利对政策退坡的估计不足以及对油改电造车平台的过高期待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其新能源汽车的健康发展。

一方面,随着新能源补贴退坡,裸泳者纷纷浮出水面。北汽新能源、江淮汽车等常年依靠补贴输血的车企失血严重。虽然与两者相比,吉利汽车的燃油汽车销售依然冠绝自主品牌,整体表现稳定。但补贴退去,吉利新能源自身的竞争力却难以体现。而同期,比亚迪、长城汽车纷纷在技术与资本层面向“新能源”倾斜,熬过阵痛后,市场也给予了丰厚回报。

另一方面,吉利总被拿来与大众相比较,这不仅仅因为其善于资本运作的风格与大众“席卷”欧洲时颇为相似,更因为吉利与大众都谋求通过平台化造车形成差异化竞争力。早年,吉利相继推出帝豪GL PHEV、帝豪 PHEV、博瑞ePro等车型,无不是基于燃油车之上衍生出的版本。这简直与大众早期对MQB的过高期待有着异曲同工之处,朗逸纯电、高尔夫纯电等车型的相继推出,并未在市场上掀起热度。结果当然不言而喻,最终以失败告终。

毕竟从内燃机系统转向三电系统,更符合技术进步的设计才能“装载”车企对新能源更宏大的雄心,显然,吉利“吃老本”的做法复制了大众在新能源领域的失败。

如今,大众已经凭借MEB平台实现突破,欧洲市场上ID车型的热销也证明了大众及时转向的正确性。

但是反观吉利,尽管大众的“试错”经验近在眼前,但“大象转身”谈何容易,在传统汽车销售依然稳健的格局下。主机厂与经销商的关系、营收与盈利的压力、日益残酷的竞争与投产周期的考量,都令吉利难言“all in”。

从几何被寄予厚望但最终草草谢幕,到如今极氪再次喊出:“到2025年,在高端电动汽车市场占有率要居全球前三,销量达65万辆。”这一似曾相识的豪言。吉利又一次向新能源高地发起进攻。相同的开局,能否演绎不同的结局?吉利面临考验。

好在,当前吉利继续保持了财务稳健态势,现金流充足,资本血液令吉利的腾挪有较大空间。截至2021年6月30日,吉利汽车总现金水平达199.2亿元。应收票据165.4亿元,经营性现金流从2020年上半年同期负32.4亿元增加至2021年上半年的正41.2亿。

大象转身,知难而行。

声明:本文内容仅代表该投稿文章作者观点,不代表蓝鲸号立场。 未经授权不得随意转载,蓝鲸号保留追究相应责任的权利
相关阅读
吉利汽车年报:2021缺芯拖销量,2022研发补短板
吉利发布新能源智能豪华重卡星瀚H ,远程汽车引领绿色智能变革
吉利汽车“掉队”,李书福需要反思
与沃尔沃合并,吉利能够抗衡比亚迪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