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东进军外卖市场,能否撼动美团饿了么龙头地位?

缓解流量焦虑

文|快递观察家

巨头们的新一轮血雨腥风开启。京东外卖近日悄然上线,有消息称,京东外卖号称只抽取5%的佣金,而美团准备降低佣金应对。

京东此次布局,并非心血来潮。去年,京东APP全新推出“秒送”频道,设置了外卖功能入口,咖啡、奶茶、品牌连锁餐饮等陆续上线。

值得注意的是,京东并非唯一的外卖“搅局者”,抖音等互联网平台也纷纷上线相应业务,甚至连传统饮料巨头娃哈哈,也宣布启动“娃哈哈到家计划”,正式进军外卖业。巨头们的新一轮行动,能否撼动美团饿了么的龙头地位,目前还不好说。

缓解流量焦虑

亿豹网发现,“京东外卖”的入口位于京东APP“秒送”栏目下,点击进入“外卖”,会出现定位地址周边数百米至5公里左右的餐饮店。

从页面显示看到,绝大部分商家的外卖配送服务由“达达秒送”负责,只有少部分显示商家自送。春节前夕,京东拟以42%溢价收购达达的消息,引发其下一步动作的猜测,果不其然很快便进军外卖领域。此前,达达集团整合原京东小时达、京东到家,以全新品牌形象“京东秒送”对外亮相。

2025年1月,京东APP再度改版升级,彼时把首页一级入口设置为“首页”“秒送”“新品”三个主入口,“秒送”就是即时零售,足见京东对该业务的重视。

在外卖价格方面,京东外卖与美团平台相差不大,同一家面馆,在美团上“豌豆杂面+小吃套餐”价格是35.9元,而京东秒送同款为33.9元。而即便在推广初期,京东外卖也没有大规模补贴的行动。

目前,美团和饿了么已经占领了主要外卖市场,京东为何还要入局?这一动作的本质,是对即时零售战略地位的加码。统计显示,截至2024年12月,我国网民规模达11.08亿人,网络支付用户规模达10.29亿人,网络购物用户规模达9.74亿人。当用户数据逼近天花板,意味着电商流量增长正在见顶。

为了缓解流量焦虑,巨头们深入到用户需求的每一个触角。以本地生活服务为核心的即时零售,成为大厂们角逐的新赛道,京东依托自有达达配送团队,打出“最快9分钟送到手”的标语,成为京东未来战略的一块重要拼图。

“现在的消费者,不再容忍延迟满足。地点不再是消费的掣肘,消费者无需计划,随买随用,避免负担。”京东凭借自建物流优势,遍布全城的前置仓,130万达达小哥加持,有望在接下来的竞争中,分食即时零售的蛋糕。

筑造即时零售护城河

“抽佣只有5%、还给骑手上社保”的消息,让京东外卖赚足眼球,也有不少小哥表示关注。不过对于这些敏感问题,京东暂未公开回应。

有知情人士透露,京东涉及餐饮外卖的业务,佣金水平比美团外卖略低或者持平。而美团也表示,网传关于美团外卖30%的高佣金率数据不实,美团外卖实际商户佣金率为6%~8%。

对于外卖行业来说,佣金高低在某种程度上会影响到商家的决策。但对于用户来说,多一个搅局者入场,打破原有的竞争格局,从而可以享受到相对较低的外卖价格。

京东外卖入局,是否会撼动行业格局?目前来看,京东在发展初期采取了较为低调谨慎的策略,入驻的餐饮商家以品牌连锁为主,尚未大规模接入中小商家。并且从价格上看,并不具备绝对优势。外卖看似门槛不高,实际上涉及基础设施、履约能力、市场竞争等多重因素,多家平台都曾遭受挫败。

早年的百度外卖,烧掉几十亿仍未站稳脚跟,最终将业务卖给饿了么;抖音外卖2022年正式布局,经过一系列变化后,原“团购配送”业务向“随心团”业务迁移,这一调整被视为抖音逐步退出外卖市场。

亿豹网认为,美团最大的护城河就是背靠庞大的商家以及骑手,而京东也有意筑起即时零售的护城河。京东外卖显然不是从零开始,而是长久以来技术、流量、物流累积下来的基础建设,可谓具有水到渠成的优势。

对京东来说,外卖不仅是高频流量入口,更是撬动全品类即时零售的杠杆。不论外卖试水成效如何,电商巨头们对于本地生活服务的介入不断加深,是不可阻挡的趋势。

正如美团创始人王兴所言,对于业务和竞争,不要期望一家独大,也不要期望结束战争,所有人都要接受竞合才是新常态,哪有什么真正的终局。

声明:本文内容仅代表该投稿文章作者观点,不代表蓝鲸号立场。 未经授权不得随意转载,蓝鲸号保留追究相应责任的权利
#京东、抖音、微信集体”送饭”,外卖江湖风波再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