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蝶国际:赚得不多,亏得不少

金蝶五年亏14亿

文丨牛刀财经 钱艾琳 

近期,金蝶国际软件集团有限公司(股票代码:0268.HK,下称“金蝶”)发布了2024年业绩报告,实现营收62.56亿元,同比增长约10.2%,其中云服务业务实现同比增长13.4%,占比增至约81.6%。

金蝶董事会主席、CEO徐少春在业绩交流会上表示,金蝶云转型已经成功,下一个目标就是AI转型。

但云转型成功的另一面,是金蝶深陷亏损泥潭,5年亏了将近14亿元。

不仅如此,金蝶积极备战的海外市场,盈利能力也很难说。根据财报,去年金蝶的收入主要来自中国境内的客户,海外客户收入不到7000万元,占比微乎其微。

如今,徐少春又把“宝”压在AI上,相信AI转型给行业、给客户、给社会带来的价值将是以前转型的几百倍、上千倍,甚至万倍。

这一次,徐少春能否如愿?

金蝶,又将何时迎来盈利的曙光?

连续5年亏损,云服务后劲不足

一部金蝶创业史,半部中国软件史。

自1993年创建以来,金蝶已成为全球知名的企业管理云SaaS公司。然而这样一家行业巨头,近年来却陷入难以盈利的困境。

财报显示,金蝶2024年实现收入62.56亿元,同比增长约10.25%。公司云服务业务收入也从2023年的45.05亿元增长至51.07亿元,同比增长13.4%,占集团收入约81.6%。金蝶云订阅服务年经常性收入(ARR)约为34.3亿元,同比增长20.0%。

从收入端看,经过十多年的发展,金蝶已由传统软件供应商转型为云服务提供商。

“可以说我们真正地成为了一家云服务公司。”金蝶投资者关系部总经理吴超在金蝶年度业绩交流会上表示,只要保持稳定的续费率,在没有新签客户的情况下,可以躺收34.3亿的订阅收入,这个还是非常可观的。

值得一提的是,和2022年、2023年比起来,金蝶云服务业务收入增速、金蝶云订阅服务年经常性收入增速逐年下降。

根据财报,2022年至2023年,金蝶云服务业务收入同比分别增长34.6%、21.3%。同期,金蝶云订阅服务年经常性收入同比分别增长36.3%、33.1%。相比之下,金蝶2024年13.4%的云服务业务收入增速和20%的云订阅服务年经常性收入增幅降幅明显。

且就净利润而言,金蝶及其云服务业务的表现不容乐观。

2024年,金蝶净亏损1.42亿元,与上年同期的2.1亿元亏损相比,亏损缩窄约32.3%。但这已经是金蝶连续5年亏损,合计亏损金额将近14亿元。

具体来看,金蝶2024年云服务业务的经营亏损约为2.41亿元,同比收窄约30.14%,但也显示出后劲不足的态势。2022—2023年,金蝶云服务业务的经营亏损分别约为5.61亿元、3.45亿元。

对于业绩亏损,金蝶国际执行董事、首席财务官林波曾对媒体表示,我们预计2025年金蝶国际会实现盈亏平衡,今年的人均产值会达到60万元(目前为51.5万)以上,云业务的盈利能力也会继续改善。

金蝶最新公告显示,截至2025年3月31日,金蝶云订阅服务年经常性收入约为35.6亿元,同比增长约20%;金蝶云·苍穹&星瀚、金蝶云·星空、金蝶云·星辰、金蝶精斗云的净金额续费率分别为108%、94%、92%、88%。和2024年同期相比,金蝶云订阅服务年经常性收入增速下滑。

根据公告,截至2024年3月31日,金蝶云订阅服务年经常性收入约为29.8亿元,同比增长约28%。

经营现金流增加,短期偿债能力引关注

2024年,金蝶经营性现金流约为9.34亿元,同比增长42.9%。

在业绩交流会上,金蝶管理层人员表示,公司兑现了对投资者的承诺,2024年的经营性现金流达到了预期目标,并回归到历史高位。

但另一方面,金蝶的短期偿债能力引发市场关注。

财报显示,金蝶2024年的总资产约为137.81亿元,同比下降约2.53%;总负债约为56.52亿元,同比增长约3.95%。

同期金蝶的流动资产略有下降,约为56.32亿元,其中现金及现金等价物约为15.3亿元,同比减少超14亿元。

流动负债同比增加近10亿元,约为54.8亿元,其中合同负债变化明显,增加至约37.24亿元。

金蝶财报显示,2024年,公司云订阅服务相关的合同负债实现同比增长28.5%。

截至2024年12月31日,金蝶流动资产净值约为1.52亿元,相比2023年同期的11.74亿元,下降了约87.05%。同期,金蝶流动资产比流动负债的流动比率约为1.03,而2023年公司的流动比率约为1.26。

且2024年,金蝶现金及银行存款也大幅降低,约为41.75亿元,相比2023年减少了约15.18亿元。

根据财报,为了管理库存闲置现金,金蝶购买及赎回理财产品作“现金池”,可在需要时从中取得现金,获得较银行存款高的收益。其投资的理财产品的相关金融资产主要包括金融机构发行的低风险理财产品。

2024年,金蝶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损益的金融资产约为14.48亿元,同比增加约4.4亿元。其中资产管理产品(集团投资于商业银行发行的各种理财产品)约4.8亿元,同比增长约98.75%。

海外业务难挑大梁,AI转型前途未卜

“Hello World”

2023年,在金蝶30周年庆典晚会上,徐少春表示,要以全新的心态拥抱世界,开启全球化战略。

“从今天开始,我们决心拓展海外市场,迈向世界一流!我们的目标是,到2026年突破东南亚市场,力争亚太第一;到2030年,我们力争全球第五。”

同年12月,金蝶与卡塔尔投资局(简称“QIA”)达成最终协议。QIA将投资约2亿美元作为对价认购金蝶根据一般性授权发行的普通股,交易完成后,约占金蝶总普通股的4.26%。

彼时徐少春高兴地说道:“本次来自QIA的战略投资彰显了金蝶在企业数字化管理行业的龙头地位,并将助力金蝶的国际化增长战略。”

2024年11月,金蝶在新加坡举行“狮城启航-金蝶云AI创新发布会暨金蝶新加坡开业典礼”,活动上,金蝶还宣布成立“出海伙伴联盟”,携手多年的合作伙伴,共同开拓国际市场。

金蝶集团总裁章勇在致辞中表示,将以新加坡金蝶作为拓展海外业务的桥头堡和国际业务中心,立足新加坡,辐射东南亚,助力中企出海,深耕本地市场,服务全球企业。

今年2月,金蝶宣布成立卡塔尔公司,进军中东市场。

一系列动作下,金蝶海外业务发展如何?

金蝶于今年2月发布的消息显示,目前,金蝶业务已遍布全球172个国家和地区,支持42种语言,服务1000多家客户实现海外数字化运营。

然而在业绩层面,在金蝶这艘巨轮面前,海外收入仍然难以挑起大梁。

财报显示,金蝶的主要业务仍在中国,2024年来自中国境内的外部客户持续经营的总收入约为61.86亿元,来自海外的外部客户收入为6986万元,同比增长约63.37%,但占集团总收入的比重仅约为1.12%。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1月,有消息称“金蝶正逐步减少在AWS(亚马逊公司创建的云计算平台)上的份额,并将业务迁移至国内云服务平台上。”

对此,金蝶回复媒体表示:“此次迁移属于公司的正常运营规划。目前金蝶与AWS在全球的布局保持紧密合作,同时,未来随着国际化的拓展,金蝶会跟AWS等国际知名公司开展更多更广范围的合作。”

不过有观点认为,在高端企业市场,金蝶始终未能突破国际巨头的壁垒。SAP、Oracle等厂商长期垄断大型企业核心管理系统,金蝶虽多次高调宣布“超越”,却鲜见标志性案例落地。

以SAP为例,其创立于1972年,是最早开发标准业务解决方案软件的企业之一,90%的客户为世界500强企业。

财报显示,SAP 2024年全年总营收超过340亿欧元,其中SAP中国收入13.229亿欧元,换算成人民币超过100亿元。

而金蝶财报显示,金蝶云·星瀚聚焦大型企业核心业务,签约近20家大型企业。2024年,金蝶云·苍穹和金蝶云·星瀚合计录得云服务收入约13.04亿元,同比增长32.9%。苍穹和星瀚云订阅ARR同比增长30.0%,净金额续费率(Net Dollar Retention)为108%。

即便如此,要想追平国际巨头,金蝶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如今,徐少春又开始讲述新故事。2024年业绩报告发布后,他给金蝶定调,相信金蝶的AI转型一定能够成功。

“SaaS行业正迎来重构,黄金十年已经来临。2025年,金蝶将开始全面转型为企业管理AI公司,通过提供强大的苍穹AI平台和丰富场景的AI智能体,帮助全球范围内每一个客户提升新质生产力,成就客户、合作伙伴和我们每一个员工。”

这一次,徐少春还能通过AI,再造一个金蝶吗?

声明:本文内容仅代表该投稿文章作者观点,不代表蓝鲸号立场。 未经授权不得随意转载,蓝鲸号保留追究相应责任的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