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妖股”生死劫

从500亿市值跌至不足35亿市值、10.5亿并购的继教网对赌结束出现亏损,这是不是吴晓波一再津津乐道的“大败局”。

投稿来源:传习邦

错失“吴晓波频道”之后,全通教育成为国内A股“忽悠式重组”的一大典型。全通教育的“大败局”怎样酿成?这一切,如何收场?

01

“茅台魔咒”,全通中招

在资本的世界里,负负不能得正。2019年三季报,国内A股的“一代妖王”全通教育,报表一负到底,不忍卒读:营收的数字为4.5亿元,同比-3.5%,与2016年的6.3亿元、2017年的6.8亿元相比,堪称跳水;净利润-1740万元,同比增长-390%,跌幅惊人。

更可怕的是,经营性现金流大幅下降230%,为-4500万元。

2018年,全通教育实现营收8.4亿元,同比下降18.6%;巨亏6.6亿元,再也维持不住2017年盈利6630万元的“高水平”。进入2019年,全通教育的境况,一个季度接一个季度地“比惨”。一度股价467元的中国股王,彻底滑入股价5元的时代,市值由令人咋舌的500亿元,跌至11月初的不足35亿元,只为当初的8%还不到。

一路买买买、一路跨界的全通,唯有再“买”一次、再跨界一次,才可自救?

2015年3-4月间,时发“羊癫疯”行情的国内A股,意外地出现了一场“第一高价股”的争夺战。一片爆炒声中,全通教育、朗玛信息、安硕信息的股价轮番超过贵州茅台,夺取“股王”宝座。作为两市第一只名带“教育”二字的股票,全通跨界教育、爆炒“教育”,实为教科书级的“典范”。2015年5月13日,全通一路摸高,在467元的高位封王。那一天,茅台多少钱?不到263元。

全通教育股价走势图,数据来自雪球

4年半之后,茅台的股价摸近1200元,全通教育则只有5.5元。国内A股最出名的魔咒,正是这一“茅台魔咒”。

02

继教网亏损:一场游戏一场梦

全通教育总部位于广东中山,起步阶段为一家校讯通企业。校讯通业务连通家校,一度为中国移动主推的移动增值业务,全通起步于中山移动,业务扩展至广东全省,成为广东移动的头号业务扶植对象。2014年,正处于校讯通业务盛极而衰的节点,全通教育成功登陆创业板,成为国内A股“在线教育”第一股。

校讯通业务技术含量有限,进入门槛不高,签约对象主要为中国移动的地市、省级分公司。校讯通企业的全国扩张,实际只有一条路,并购由“地头蛇”把持的区域级公司。从上市的第一天起,全通便已做好了大举并购的打算。

甚至可以说,全通上市就是为了并购,通过“合并同类项”的方式,滚雪球一样发展。2015年,全通教育上市第一年便并购了9家公司,大多为区域级的校讯通企业,崛起为国内最大的校讯通企业。

校讯通业务,真实的客户其实只有一个——中国移动。就在全通的全国扩张达至“沸点”之际,中国移动重点转向4G、宽带业务,校讯通惨遭抛弃,运营补贴大幅度减少。国内的校讯通企业,现实的选择只有一个:不转型,就得死!

应当说,在国内的校讯通企业当中,全通教育是第一个下定决心转型的巨头。名带教育,在资本市场主打在线教育概念而非科技、移动互联网概念,便为全通教育创始人兼董事长陈炽昌的先见之明。

2015年1月,陈炽昌一边稳步推进收编区域级校讯通的全国大布局,一边与资本大鳄赛伯乐朱敏达成默契,以一半现金支付、一半发行股份的方式,斥资10.5亿元巨资并购继教网100%的股权,这才正式踏入在线教育的领地。

继教网官网页面截图

继教网为国内最大的K12基础教育教师在线培训平台,中小学教师培训的国培计划、地培计划,当中的远程教育一项,继教网的市占率一度高达50%以上。

交易发生之际,继教网账面价值1亿元,采用收益法预估值为11亿元,一夜之间增值十倍,赛伯乐朱敏占股33.3%,赚得盆满钵满。可笑的是,2015年12月最终完成交易的继教网,第一年就未完成不低于6800万元的业绩对赌。2018年,全通教育亏损6.6亿元,最主要原因便是,已更名为“全通继教集团”的继教网商誉减值,一把损失6亿元。

2019年中报,全通继教集团亏损2000万元,在国培、地培计划的市场竞赛中,曾经的龙头老大早已雄风不再。

03

并购巴九灵,一堆公号就值15亿

跨界并购,一口可以吃成一个胖子,但只能是“虚胖”。2015年,一年完成9起并购的全通教育营收、净利润双双实现超过100%的增长,股价一路飙升,直至登顶......但也仅此而已!

2016年,全通的“高成长”神话破灭,2017年净利润负增长,2018年巨额减值商誉,造成6.6亿元巨亏。

直到此时,尽管业绩惨淡,全通教育仍是一家可以预测的公司。多年并购之后,全通的主营业务稳定下来,围绕国内的K12学校,由家校互动的校讯通业务布局家庭教育,由继教网参与国培、地培计划,展开教师继续教育业务,由前两者自然延伸,开发针对K12学校的在线学习平台,进军教育信息化业务。三大业务相得益彰,看上去是一个闭环。

2019年3月,股价长期低迷的全通教育出人意料地抛出一个重大资产重组计划,打算斥资15亿元,以发行股份的方式收购知名财经作家吴晓波的巴九灵文化。

巴九灵成立于2014年7月,注册资本7500万元,吴晓波、邵冰冰夫妇为实控人,核心资产为一系列的微信公众号——吴晓波频道、德科地产频道、企投家并购,主要业务实际三块,一为泛财经知识传播,实为公号广告、吴晓波本人出席活动的收入;一为企投家学院、新匠人学员,实为创业营培训,与i黑马之类PK;一为知识付费。

2017年,巴九灵实现营收1.9亿元,净利润5000万元;2018年,巴九灵营收2.3亿元,净利润7500万元。截止2018年底,巴九灵总资产5亿元,货币资金3.6亿元,占比70%。

相比“破落户”全通教育而言,巴九灵为优质资产。然而,巴九灵的公号资产与吴晓波个人绑定在一起,“吴晓波频道”上市,不正是作为“财经明星”的吴晓波个人在上市?况且,全通教育的存量业务以K12学校为中心展开,与巴九灵的公号业务、知识付费业务、创业营培训业务,八竿子打不到一处,巴九灵文化是在借壳上市吗?

遍地的质疑声中,深交所多次发函关注。质疑的最高峰,全通的回复函甚至长达96页。

全通的股价也从9.39元的年内高点,绵延下跌。9月底,全通一纸叫停公告,羞答答结束了这一场“忽悠式重组”的闹剧。

当然,“吴晓波频道”的上市冲动,并未冷却,又与罗振宇的“逻辑思维”一起,成为知识付费单独申请IPO的热门候选。就在全通叫停重组的一周前,吴晓波频道APP更名为890新商学,迈出了“去吴晓波化”的第一步。

04

套现“前行”,7亿元商誉会暴雷?

失去了与“吴晓波频道”重组的预期,全通还剩下什么?

剩下的是——2018年减值6亿之后,依旧堆积在2019年三季报里的7亿元商誉。以13.4亿元的净资产计算,商誉占净资产比值高达53%。除此之外,ToB业务为主的全通,报表上的应收账款高达4亿元,可否追回,尚为未知数。

在股价之高、高过茅台的“高光”时刻,全通的实控人陈炽昌、林小雅夫妇带领一众高管、“风投”持续减持套现,总计8.6亿元。2018年12月,陈炽昌与国资背景的中山教科完成股份转让交易,陈炽昌一次性转让5.18%的股权,中山科教上升为全通第三大股东。

在股权质押的套现“战场”,陈炽昌也是当仁不让,抵押手中98%的股票,占上市公司总股本的24%。截至发稿时,质押比例依然在高位。

截至2019年11月12日全通教育质押数据

上市5年,全通的实控人、高管似乎都在奔着同一个减持、套现的“大业”,一路前行。

从500亿市值跌至不足35亿市值、10.5亿并购的继教网对赌结束出现亏损,这是不是吴晓波一再津津乐道的“大败局”。

 

声明:本文内容仅代表该投稿文章作者观点,不代表浑水号立场。 未经授权不得随意转载,浑水号保留追究相应责任的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