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隔半年华林证券CEO再生变,资深女将秦湘接棒,发展盈利平衡问题仍待解

对于新任领导班子而言,如何带领华林证券在转型中平衡“发展与盈利”问题,仍是一大挑战。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5月22日,华林证券(002945.SZ)官宣,秦湘履新公司首席执行官,并代行财务总监职责;朱松因个人原因辞去首席执行官、财务总监一职。值得注意的是,本次变动距离朱松履新CEO一职仅时隔半年。

事实上,华林证券自2019年上市以来便在人事方面动作不断,曾五年内六度更换首席执行官或总裁职位,十分频繁。核心高管多次洗牌,也引发行业对其管理层稳定性以及战略持续性的质疑。此次“新帅”落定之前,华林证券已对执委会委员、合规总监、首席风险官等多个高层岗位进行了调整,“女将”秦湘就位,也标志着新一届高管团队即将配齐人马。

人事变化的背后,是华林证券作为中小券商寻求突破的“转型焦虑”。早在2021年,华林证券便已经开启科技转型道路,随后管理层人员调整不断。变动之下,华林证券业绩告急,2023年净利润下滑九成。对于新任领导班子而言,如何带领华林证券在转型中平衡“发展与盈利”,仍是一大挑战。

秦湘或因金融科技背景受青睐

在经历具备科技背景的赵卫星及资深金融经验的朱松两位掌门人后,华林证券迎来了兼具科技背景和深厚金融经验的跨领域“复合型”掌门人秦湘。

公开信息显示,秦湘1973年6月出生,为中南大学计算机应用专业硕士。拥有深厚的金融科技背景以及丰富的金融行业从业经验,特别是在资产管理、机构业务、科技应用等方面具有卓越的业务成绩和创新能力。

纵观秦湘的履历,横跨多个领域且经验丰富,其在信息技术、券业托管、实业方面均创下佳绩,曾在华为技术有限公司担任过工程师,具备丰富的技术经验。此后,秦湘在招商证券担任托管业务创始总经理,招商资管总经理等关键职位,并为招商证券打造了连续十年托管业务行业规模排名第一的“战绩”。离开招商证券后,秦湘转战实业,担任中国地利集团执行董事兼首席运营官期间,推动了该公司与京东的战略合作。

华林证券表示,秦湘出任华林证券首席执行官后将为华林证券带来创新思维和科技驱动的先进管理经验,纵深推进华林证券在科技金融领域的战略布局与业务创新。

分析人士认为,秦湘的金融科技背景同华林证券当前科技转型发展战略高度吻合,这也是其受青睐的重要原因,多领域的实战经验,或也有望带来新的业务增长。

华林证券的科技转型道路起步于2021年。彼时,华林证券董事长林立提出打造“中国领先的科技金融公司”口号。随后该公司进行了一系列大刀阔斧的改革,包括收购字节跳动旗下文星在线和海豚股票APP,和头部互联网企业的深度合作,以及内部管理体系的升级变革。

2023年,华林证券科技子公司设立并运营,并持续引进了多名具有丰富科技金融经验的管理人才和来自互联网大厂的科技人才。

在科技金融转型之路上,华林证券投入颇多,但成效却并不太理想。有业内人士指出,华林证券的科技金融转型之路,一方面,变革步子太大,公司高管人事动荡,影响战略落地;另一方面,互联网化作风持续与严监管、严合规的金融行业现状磨合,易滋生合规问题。

核心高管频频动荡

事实上,自2019年上市以来,华林证券核心高管屡次发生变动,曾五年内六度更换首席执行官或总裁职位,还曾引发监管关注。从近几年核心高管的更迭来看,主要与公司阶段性发展相关。

2019年4月,一路陪伴华林证券上市的公司原首席执行官陈永健因个人原因辞职,随后公司实控人林立接任董事长并兼任首席执行官。

然而,半年后,林立便辞去了首席执行官职务,由副总裁朱文瑾接任。朱文瑾2012年加入华林证券,曾担任首席风险官、副总裁、董事会秘书以及执行委员会主任委员等职务。不过,同样未能坚持太久,在任首席执行官一年半后,朱文瑾离职。

2021年6月,华林证券迎来了新任首席执行官韦洪波。韦洪波是金融行业的资深人士,长期担任长江证券副总裁,但上任不到半年便因个人原因辞职。

2021年11月,赵卫星加入华林证券,赵卫星不仅拥有“科技背景”,且深耕银行体系多年。先后在华夏银行、浦东发展银行、民生银行、杭州银行、新网银行任职。然而,赵卫星的任期持续不到两年。

之后,原西部证券的朱松接替赵卫星,成为华林证券的新任首席执行官,并兼任财务总监。朱松的金融行业从业经验超过二十年,曾在工商银行、浦发银行、东方证券等大型金融机构任职。

除了首席执行官的变动外,其他高管阵容也经历了多次调整。今年4月,朱文瑾和朱松均因个人或工作原因辞去部分职务,但仍由朱松继续担任首席执行官兼财务总监。同时,梁仁栋被任命为公司的合规总监、首席风险官兼执委会委员。

虽然证券行业是人才流动较为频繁的行业,但如华林证券一般高频率高管变动情况却并不常见,而这种“不稳定”影响了战略的稳定性和执行的连贯性,也为华林证券带来一定业绩上的阵痛。

近几年,华林证券的业绩整体呈现下降趋势。2023年华林证券营业收入10.15亿元,同比减少27.38%;归母净利润同比骤降九成,仅实现3169万元,远不及2022年4.65亿元。

今年一季度华林证券营业收入有所回升,但总体来看仍不乐观,实现营收2.73亿元,同比增长12.02%,实现净利润5482.72万元,同比减少12.83%。

频繁的高管变动的背后,也是华林证券作为中小券商的转型焦虑,面对外界对“华林证券频繁换帅”的质疑。华林证券曾坦言,近年来一直在进行管理层调整,寻找合适的高管人选,试图找到公司“发展与盈利”的平衡点。

在马太效应显著的证券行业,走出特色化发展道路几乎是中小券商寻求突破的唯一解,华林证券将“科技转型”作为解题思路,随着高管团队换血完成,华林证券后续是否能平衡“发展与盈利”并凭借科技金融成功突围,仍有待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