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SG实践与创新:2024ESG与高质量发展创新论坛在京成功举办

5月23日,“2024 ESG与高质量发展创新论坛”在北京成功举行。

5月23日,“2024 ESG与高质量发展创新论坛”在北京成功举行。论坛由广东时代传媒集团主办,中央财经大学绿色金融国际研究院提供学术支持,时代周报、时代财经APP、时代商学院承办。

本次论坛以“新理念 新发展 新动能”为主题,聚焦ESG前沿发展动态,共同探讨高质量发展下的ESG实践。来自大学、企业、交易所、券商、研究机构等各领域的专业人士齐聚一堂,助力ESG方法论的创新与完善。

南方传媒副总经理、广东时代传媒集团董事长孙波在致辞中表示,ESG并不是大企业的专属,也不是高悬在天上的“月亮”。在他看来,ESG是情怀,但又不止于情怀,“越来越多的企业加速拥抱ESG,将它融入到企业治理、管理和业务场景中。”

共话高质量发展新征程

中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这一深刻的变化是由多重现实因素决定的——劳动力成本逐步上升,资源环境的承载能力接近上限,一味追求高速增长的粗放型发展模式显然难以为继。

企业是市场经济的主体,是引领经济发展和技术创新的重要力量。企业的高质量发展是推动经济发展转型升级的重要推动力之一。ESG全面关注企业在环境、社会、治理等多方面的价值表现,倡导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的统一,追求长期健康的可持续发展。ESG理念与高质量发展的内涵高度契合,为企业的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新路径、新动能。

南方传媒副总经理、广东时代传媒集团董事长孙波称,“ESG关注企业在污染治理、可再生能源利用等方面的表现,契合了绿色发展的趋势。ESG关注企业的工作环境、供应链标准、员工福利等因素,契合了协调、共享的发展理念。ESG关注企业的商业道德、反竞争行为、股东权益保护等要素,契合了创新、合规的发展要求。”

在国务院国有重点大型企业监事会原主席季晓南看来,“应提倡企业践行ESG,但不能超出企业持续发展能力。企业是经济组织,首先要盈利。ESG要从发展阶段出发,根据强制性和自愿性结合的原则来推行。”

“企业要充分考虑ESG差异性,应根据业务所在地不同地区文化特色、社会习俗等,进行差异化的ESG管理。”中央财经大学绿色金融国际研究院副院长、中财绿指首席经济学家施懿宸建议。

重构发展愿景,迎接ESG挑战

诸多研究数据表明,长期践行ESG的企业将获得更为稳健和可观的经济效益。这不仅有助于企业在市场竞争中保持领先地位,也为未来的高质量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广东时代传媒集团秉时代号召,举办此次活动旨在携手各界伙伴,致力于成为中国ESG发展实践的推动者、实践者和创新者。论坛现场还发布了《ESG与高质量发展研究报告(2024)》。该报告重点聚焦消费、新能源、大健康、信息技术以及金融五大行业中上市企业的高质量发展表现,力图为中国企业的ESG实践提供方法论助力。

报告对ESG 赋能企业高质量发展提出五点建议:一是加快构建ESG监管体系,引导企业可持续发展;二是结合ESG理念提升整体管理框架,助力企业高质量发展;三是强化数字化转型,赋能企业ESG实践;四是推动ESG三方评级体系,搭建本土特色方法学;五是开展ESG主题培训,完善专业人才培养机制。